【信報專欄】推先買後付 有利亞馬遜

本來都知道猜測短線宏觀交易反應,與賭大小的分別不太大,Jackson Hole鮑Sir講話放鴿後,賭收水跌市的人(包括筆者在內),亦只好暫時死心平淡倉轉為觀望。美股重回大水漫灌模式,最直接的交易就是追買科技巨企,近日連中型科技股亦開始起動,夢想類小微型股走勢相對偏弱。

現時投資者主要關注點是聯儲局貨幣政策何時趨緊,反而對實體經濟好壞未有太大理會,換句話說就是近期經濟數據愈差,對市場氣氛而言反而是好事,因為數據差代表經濟仍未復甦以至過熱,收水日子自會延後,尤其是科技巨企增長穩定,市場對它們估值早有定見。以Facebook為例,近年其預測市盈率一般在27至33倍之間,當無風險利率或者美國10年國債債息下跌,市場共識的合理估值就會相繼上揚,反之亦然。無巧不成話,同文畢老林兄看好美國科技股,選擇以亞馬遜(Amazon)牛跨(Bull Call Spread)追落後,估計背後亦有與筆者類似盤算。阿米斗膽嘗試從另外一些角度去拆解其他trader的交易,亦側面引證這裏的真Trader實在為數不少。

中港科技股偏弱勢

Amazon近期股價落後其他Big 6,與第二季業績稍遜有一定關係,一來這並不代表往後幾季業績都會放緩,二來如有留意Amazon近日與金融科技公司Affirm合作推出「先買後付」(Buy Now, Pay Later, BNPL)服務,適用於50美元以上訂單。Affirm股價一夜升天吸盡眼球,但其實對此舉對Amazon的好處亦不小。BNPL簡單而言就是少期數而低金額的分期付款,乍看沒甚特別,以往以低息貸款與信貸紀錄不明人士這類銀行不會考慮的交易,在大數據及金融科技(FinTech)技術成熟下亦變得可行,FinTech公司固然殺出血路,同時令不少月光族的消費者信貸槓桿大為提高,加上近期開始興起的「提早出糧」貸款,在在顯示消費者信貸泡沫形成恐怕是全球趨勢(除了中國以外)。消費者債務泡沫會否演變出另一場次按,沒有人知道,但窮人荷包子彈增加,中短期對Amazon銷售就肯定有利。

阿米的美國科技股選擇與畢兄有些許分別,會偏好軟件服務類型多一些,礙於篇幅要下期再詳述,有看「寶鑑」的朋友或者已找到。至於中港科技股,在深跌反彈後,9月波幅似乎將會收窄,不論走勢及新聞發展上仍然偏弱勢,短炒是不妨,長揸儲貨則未是時候。

作者阿米(馮宏遠)為馭風聯合創辦人、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、證監會持牌人士。筆者並未持有上述股票,筆者客戶持有Amazon股票及衍生工具,並可能隨時買入或沽出。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fryingrice